个推实操干货:存量市场时代,如何选择合适的渠道获客?
- 用户增长
- 数据统计
- App数据分析
- 精细化运营
摘要:信息量爆发时代,如何利用数据统计工具找到高效的获客渠道,实现爆发增长?本文为你深度解答。
对互联网公司而言,获客是永远的主题。但是众所周知,互联网的人口红利已经消失,导致App获客成本越来越高,寻找高质量渠道成为难题。
首要问题:渠道繁杂多样,渠道选择是难题
当前App主流的获客渠道有:
1.应用商店,比如华为、小米、OPPO、vivo等手机厂商的应用商店。
2.线上付费平台,例如广点通、穿山甲等大型广告投放平台,提供信息流广告,搜索竞价类广告SEM、ASO等。
3.新媒体营销,通过社群、自媒体(公众号、微博大V)、直播等新型媒体渠道进行营销。
4.线下广告,有户外、地铁、电销、会展等。
5.其他,邮件营销、地推等特色化获客方式。
每个渠道的特性各有差异,选择合适的渠道也需要多维度的考量。
如何在众多平台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渠道?
第一步,了解我们的产品。
产品的目标客群是谁?当前产品处于哪个阶段?产品的盈利模式是什么?处于哪个行业,行业主流的获客方式是什么?
第二步,细化产品的目标用户画像
需要团队明确目标用户群体有哪些特征?可能会出现在哪?目标用户消费水平如何?用户兴趣点在哪?
第三步,选择渠道进行投放测试
可以根据前两步选择一些渠道进行测试性推广。例如,如果你的产品是一个面向个人的产品,并且团队处于初创期,那么选择常见的搜索类和信息流平台广告会比较好,因为这些平台较为成熟且流量集中,你的目标用户大概率也在这些平台上。如果你的产品是面向中小企业的SaaS类型产品,那么搜索类广告或者内容营销就比较适合,原因在于:SaaS产品面向企业,企业用户往往会通过搜索方式来寻找产品;其次产品付费周期长,企业购买决策链也长,往往需要通过优质内容对市场进行长期教育和推广。为了合理消耗预算、控制成本,App在进行大规模的付费推广之前,最好先测试后放量,不能一开始就大规模投入,而是要对平台的特性以及广告展现方式做充分的调研和分析,对渠道进行质量评估后,再确定是否加大推广投入。
选择合适的渠道后,如何提高该渠道的转化效率?
1 .根据平台特性获取用户路径,梳理转化漏斗。
在付费推广的过程中,App需根据之前明确好的用户画像,圈选用户,设置好用户从点击广告到跳转落地页链接的路径,了解在这个过程中影响每一个关键环节的要素。
拿一个百度竞价投放广告流程来举例说明:
(百度SEM投放流程图)
2 .优化漏斗,提高路径转化率
根据上图百度竞价投放广告路径示例,漏斗1的转化过程要重点关注对目标人群的圈选。这就需要App明确产品受众特征,比如年龄段、性别、地域、兴趣特征等,不仅可以有助做好人群筛选、优化投放策略、提高转化率,还将为后期广告素材的策划和制作提供方向。
漏斗2的过程中要重点提升广告素材的吸引力。以往,广告的内容形式以文字和图片居多,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,广告类型也越来越多,涌现出视频、互动游戏等新的广告类型。为了提高广告素材的吸引力,可以通过多准备几套素材进行A/B test,以不断优化从而选择最佳方案。
漏斗3的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广告跳转的数据。有些广告平台自动生成了跳转链接,所以不需要配置短链。有些需要运营人员自行配置短链,同时也需重点观察短链的限制打开次数和速度。
漏斗4是提升最终转化率的关键环节。为了对漏斗4进行优化,App需要对落地页做页面埋点,统计页面上引导按钮的点击数据,用数据来指导科学决策。个推数据统计服务中的可视化埋点功能,不需对页面添加任何代码,缩短了研发周期和投放验证流程。运营人员通过设备连接管理台,对页面可埋点的元素圈圈点点,即可添加随时生效的界面追踪点,实时呈现埋点效果。
(注:仅为demo案例)
我们曾帮助客户通过优化落地页,把点击率从当初的27%的转化率提升到了52%,三个月的推广时间最终节约了推广费用60万元。
3 .依据数据评估渠道质量
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用户后需要评估用户质量。个推数据统计服务能清晰展现来自各个渠道的用户数量和活跃度、留存、用户使用时长等数据。运营人员需要根据当前产品所属阶段,把这些维度数据做一个优先级排序,例如当前阶段比较看中留存率,那么留存率高的渠道算是优质渠道。后期,运营人员可获取arpu(总收入 / 用户数,具体定义看业务需要 )值做对比,对渠道质量进行深入评估。
(注:仅为demo数据)
4 .调整投放策略
结合以上的一系列数据反馈,根据当前产品状态,来决定选择什么样的平台继续投放,是否需要加大投入。
综上,如今推广渠道繁杂多样,成熟的团队能够紧密围绕公司目标,利用数据统计工具得到的推广数据进行迭代分析,构建完善的渠道矩阵,帮助公司找到高效的获客渠道,实现爆发增长。
-
每日互动官方微信号
公司动态、品牌活动
-
个推官方微信号
新品发布、官方资讯
-
个推技术实践
技术干货、前沿科技